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与食品安全法衔接,提高在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销售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的罚款处罚额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都使用农药。因为农作物和人类一样,在生命周期内也会生病,病虫害不断威胁着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所以需要农药的治疗和保护。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如果不使用农药,每年全球的粮食产量会减产30%以上。要获得充足的食物,解决人类温饱问题,离不开农药的正确使用。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保证了粮食的丰产丰收;但如果使用不当,其导致的农药残留也会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产品(或食品)及环境中的微量农药,除农药本身外,也包括农药的有毒代谢物和杂质,是农药及其他相关物质的总称。残存的农药残留数量称为残留量,以每千克样本中有多少毫克(mg/kg)表示。农药残留是施药后的必然现象,但如果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会产生对人畜不良影响或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系中的生物造成毒害的风险。
2019年,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对农药使用利用率进行了科学测算并向社会发布,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农药利用率为39.8%。 2019年我国农药利用率比2017年提高1%,相当于减少农药原药使用量近3万吨,减少生产投入约17亿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药产业社会综合效益。
农药利用率的提高也在不断优化我国农残污染问题,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除了保障食品安全和保护消费者健康外,同时也在规范农业生产者,加强对农产品农药使用的限制,才能避免触碰法律。